首页 > 财经 > 基金 鲸平台专访夏心愉:从空姐转型财经记,从专栏到荧屏,这条路她是怎么走出来的

鲸平台专访夏心愉:从空姐转型财经记,从专栏到荧屏,这条路她是怎么走出来的

作者 | 付潇阅出品 | 鲸平台愉见说下文转载自鲸平台对愉记的一则专访,这里呈现的是未经缩节的原版,借我们自己的周六版面汇报给大家。鸣谢财联社旗下中国领先的记者与专家服务平台鲸平台,鸣谢作者付潇阅。新入行的财经记者是否会苦恼,我要去哪里找到独家线索?怎样跳出写稿子总是不温不火的日常框架?如果只是写五要素齐备的短消息,或是抠些常规数据写稿,却没有个人增量的话,会不会很快都要被ChatGPT给PK下去…

作者 | 付潇阅

出品 | 鲸平台

愉见说

下文转载自鲸平台对愉记的一则专访,这里呈现的是未经缩节的原版,借我们自己的周六版面汇报给大家。鸣谢财联社旗下中国领先的记者与专家服务平台鲸平台,鸣谢作者付潇阅。

新入行的财经记者是否会苦恼,我要去哪里找到独家线索?怎样跳出写稿子总是不温不火的日常框架?如果只是写五要素齐备的短消息,或是抠些常规数据写稿,却没有个人增量的话,会不会很快都要被ChatGPT给PK下去了?

从业到了第3、第4年,记者们往往会遭遇到第一个疲倦期,他们似乎总是很忙碌,但今年的忙碌和去年的忙碌又没有区别,也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了。老套路写不动,新突破又找不到,思考着这样的日复一日究竟通往哪里?

再到调查记者做得年份更久了,还会面对一种更深层次的痛苦,觉得自己总是看得到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负能量缠身,觉得世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单纯美好,怎么办?

带着以上这些伴随着财经记者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的问题,小鲸对话了一名从业到了第13个年头的财经老记夏心愉。

夏心愉

PROFILE

专栏作者、主持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家委员。

她曾当过两家外航空姐,又从空姐转型到财经记者,玩笑话称“不会做调查的空姐不是好记者”,也从报纸走向了电视荧屏,从日常报道写出个人专栏。

采访中,小鲸对夏心愉的印象是——工作中的“社交悍匪”,能量极高,思维敏捷,不怕冲突,不嫌麻烦。作为一名金融记者,她说她在金融业内几乎所有最亲近的关系全是“不打不相识”的,比起“塑料关系”的表面客气,她更喜欢处理“充满张力”的关系;她也说她几乎从不浪费任何一场普通的采访会,坚决不会在底下从头坐到尾一声不吭当“小透明”,她会逼自己去换位思考台上的嘉宾最想说什么和最怕被问什么,想办法提出让别人印象深刻的问题,回去以后写出有差异化的稿件。

“当记者没有捷径,我们就是用一篇又一篇稿子和这个行业对话的,如果能把话写到从业者心里去,或是写出他想说又说不出的那句话,这些文字自然会有定向爆破的影响力。”

接受采访那天,夏心愉一见小鲸她就热情招呼:“吃的点好了,边吃边听我讲,我们会聊一整个下午。”

“你发来的采访提纲很深刻,问的问题贯穿了我职业生涯的所有困惑,所以我恨不得把我思忖过焦虑过彷徨过才得出的答案都通过你分享给大家。”夏心愉说她愿意躺下来成为一条前车的辙印,让年轻的朋友可以踩着她的肩膀、经验或教训,砥砺前行。

对话中有6个点让小鲸受益:

记者是社会的活动家,工作不是闭门造车,就是要出去,找到核心的人,问到核心的真相。

比起成熟记者的经验,新记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削尖脑袋”无限逼近真相的勇气,也是无价之宝。

“木桶原理”新解:自己有短板,就把桶倾斜一下,用足长板先,同样可以装下很多水。

“笨功夫”或许对下个礼拜的出稿KPI毫无帮助,却积累成了厚积薄发里那个“厚”。

和光同尘,负阴抱阳,洞察力是不能单方独用的,必须与慈悲心复方调和。

当“码字工”是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流长。

木桶有短板?把桶倾斜一下呗

关注冰冷的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

鲸平台:你是从空姐转型当的财经记者,在大学学的也并非财经相关专业,这条转型之路顺利吗?没有经济类教育或从业背景的人当财经记者,起点会不会比别人低?

夏心愉:我入职财经媒体的第一天,拿起了一份我即将作为记者在上面写报道的日报,从头版头条看到副刊末条——OMG!竟然没有一条完全看得懂!

这时我的脑袋里有两个声音在拔河,一个在打退堂鼓:“算了算了财经门槛太高了,我这样的要不去跑跑社会新闻吧”;另一个在吹进军号:“这报纸虽然专业,但没把我这样的财经爱好者读者框进去啊,报道挖得是很深刻,但我想看更具有故事性的、有大时代底下人物命运起落的内容啊。所以我还有空间,我来写后者。”

所幸的是,拔河的两个声音里,后一个,赢了。

更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对我有知遇之恩的几位时任部门领导,他们不仅宽容我是一个财经小白,还很鼓励我利用好小白特有的好奇心、行动力和钻研劲儿。我日后回想的确如此,成为成熟的财经记者以后,很容易对一些现象觉得司空见惯,觉得“这套路和几年前的没什么分别,有什么好多写的”,觉得“不用去现场,猜猜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成熟记者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新记者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与锐气,愿意“削尖脑袋”无限接近真相核心的勇气,更是无价之宝。

正是因此,我反而在成为成熟记者之后,在采访本的扉页写下来“归零心态”,提醒自己把每一次采访,当成当年从零开始的第一次出发。

我时任直系领导姚剑老师还跟我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们的新闻学课本里不是说了嘛,记者是社会的活动家,所以你的工作是出去活动啊,是有本事去找到人肯跟你说真话。专业记者再专业,你都可以找到比他更专业的人,有经验的记者再有经验,你都可以找到比他更了解事件的人。”

一语点醒梦中人。从那一天开始,我建立了很多年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但凡周末腾得出时间,都会真诚地约金融业内朋友、朋友的朋友,喝下午茶,然后把自己放到最低,把话茬不断地推给他们,听他们侃侃而谈:比如那个阶段,他们工作中的困惑;某个政策之下,他们工作方式的切换;机构经营得好与不好,在他们的角度感受到的是什么;行业遭遇风暴,他们又有什么说不出的苦……

笨鸟先飞。这一个一个周末花下去的笨功夫,一个一个对口机构的业务部门去跑,或许对下个礼拜、下个月的出稿KPI毫无帮助,但是却一寸一寸积累成了一个报道金融机构的记者,厚积薄发里的那个“厚”。

我觉得这个汲取养分的过程很像金庸小说里的男主,比如张无忌段誉之类,他们总是开篇啥高深的武功都不会,但是真诚而好学,被拒绝后回家做好功课重新来拜访,从而获得了这派心诀那派剑法,最后融会贯通。

而融会贯通的那一刻,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刚开始体验那种感觉的时候真是太美妙了,你会发现自己写到哪里都容易触类旁通,比如你会既懂总行战略又懂下面各个业务部门是如何运作的,既懂业务部门“油门”的心思又懂风控部门“刹车”的心思,等等。

再之后,你发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采访中的“受”者了,你越来越多地成为“播”者。你的采访对象也很想采访你:他在总行,看不到分行在想什么;他在后台,想听见前台真实的声音;他是机构,想知道监管的重点;他是监管,想知道市场的反馈……

所以综上,关于我这样的空姐落地“外行冷启动”,最后我总结出三个自己的理念转变。

第一,根据木桶原理,我们这样的“外行”上手都会是一个有明显短板的桶。但是没有关系,我想通了:“出世的修行,是抵补自己的短板;入世的修行,是用足自己的长板。”所以,对于我自己这只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桶倾斜一下,用足长板先,同样可以装下很多水。

第二,同样是我自研的“倾斜木桶原理”,当我发现我在采访中也可以成为一个“播”者、被人咨询时,我突然就明白了自己的另一个定位,我不用对着A把A的业务范畴讲得深涩,我恰恰是跟A说B的想法,然后跟B说A的想法。我把这个发现用“话糙理不糙”的方式总结了出来,叫做:“跟秀才聊杀猪,跟屠夫讲读书。”(这里并无褒贬隐射哈,只是为了形象和押韵)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通过上述方法论,通过一个一个周末的笨功夫,我的报道里,开始有了活生生的人,人的抉择,人的感受,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悲欢离合。我相信所有的高屋建瓴,最后都需要一个一个大活人去建设,所有大时代的流变与光芒,最后都折射在了一个一个微观主体的命运上头,起起伏伏。这才是财经报道最有温度的地方,最抓读者的地方,也是社会经济最真实的世相。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一时的捷径可能都会是长期来看的远路,做财经记者也是如此。只有一篇一篇报道,扎扎实实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去读懂行业、读懂人心,日积月累,我们的洞察力和笔力才会到家。

这也才是“立威”本身。

这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穿越倦怠期,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流长

鲸平台:从空姐转行为什么会选择当财经记者?13年来乐此不疲,这条路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夏心愉: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用自己的一生,去overlap别人几辈子、乃至几十辈子人生体验的工种。我觉得人的精神寿命、心灵寿命,不在于人活了多久,而是阅历了多少。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变化度是很小的,下周做的事和本周一样,明年做的事和今年一样;大部分的工作,见的人也不多,一个办公室一个车间,可能一年到头也就这么几张熟面孔。但记者不是,这张名片能让我敲开很多人的生活去探访、去共情,也能催我不断奔跑去跟上时代的变化,这周还停留在这个选题,下周我就可能奔赴一个全新的领域了。

第二,只要肯怀揣匠心,当个“码字工”真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每一篇文字、每一次采访所积累下来的认知与经验,全部都是时间赠予的玫瑰,我们的记录会越来越有力量,当然衍生价值就是越来越不缺市场。而且这个赛道不那么近功近利,还有那么一点“和孤独为伴”,我们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其实都在背对大千繁华只向着一面书桌一盏孤灯,去思考和沉淀,也因此可以把生活养得足够有“静气”。时间久了,并不是你主动变成了“一哥”或“一姐”,而是你的竞争对手会慢慢离开这个赛道。

第三,我们记录下来的文字,是有意义的,构成了这个社会前行的非虚构写作,有些人通过你的文字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对称,有些人通过你的文字慢慢获得了专业上的长进,甚至有些人通过你的文字汲取了内心的力量,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斗。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意义”的召唤,也是为了鞭策自己,我把微信签名档改成了——

“在天为星,在地为灯”。

鲸平台:在这条路上,您有没有遇到过倦怠期?我们该如何走出倦怠期呢?

夏心愉:什么东西能抵岁月流长?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流长。

我们先来笼统地说,人们一路奋斗的精神力量在哪里。

刚开始做财经记者的那一两年,最好的力量也许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每天触摸新鲜的世界,感觉得到自己一直都在进步,人脉圈子愈发广阔,知识体系愈发广博,这些都会激发我们的小宇宙,乐此不疲。

慢慢的,就像是闻香久而不觉其香,人的应激反应期、新鲜期过去了,倦怠期就如约而至了。穿越倦怠期靠什么?要么,是因为工作通往“面包”,而且是手边换“面包”性价比最高的一份;要么,就得让事业,通往“意义”。

再到后期,往往是很多人进入中年以后,工作和“面包”已经基本脱钩了。比如对某些行业某些人而言,继续工作只会让基础生活质量变差,变得不得不奔忙、三餐不定时,无法停下来享受人生,甚至变得不得不把已经能让人生自由的家庭财富重新拿出来,签到对赌桌上。那这个时候,坚持工作,热爱事业,不倦奔跑,靠什么?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性。一靠充沛的欲望,对名利权情狂热的追逐远不是“面包自由”就能解决的;二靠充沛的愿力,小到为了给跟着自己打拼的这帮兄弟、这些员工一个未来,大到为这个行业、为客户、为社群再带来更多的价值。

以上这两样东西都没有,但这人本身却颇有能力,那么他的事业很容易停在一个平台上,小富即安,因为很简单,这里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地方了。以上两样有前者+能力,事业很可能会快速勃发,但也潜藏暗滋了很多风险,因为为一己欲望而燃烧的人,不会太在意社群利益,也不会很尊重规矩和边界。以上两样有后者+能力,以德驭术,德以配位,或许才能走得远。

财经媒体行业,与其它行业,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炖鸡汤了,下面直接往最接地气的、世俗的层面说,我觉得当财经记者可以通往四条路。

其一,“跳板路径”。这也是我们身边发生率最高的。扎扎实实当个2、3年记者,你对你所跑口行业的专业积累和人脉建设(尤其是高层人脉建设),很可能比你当年直接去当个非管培性质的基层员工要强。能力优秀的财经记者工作到第三年,手上有三家以上跑口机构试图挖你这个人是很正常的。

其二,“行政路径”。这条道路也是众望所归。自己干得好,就带上团队一起干得好,团队干得好就带一个部门,从记者到责编,从条线或部门主管到编委,总有上升路径,每拾一节台阶,也是让自己的能力发挥更有杠杆、更大化。

其三,“小成即安路径”。如果家庭没有太严苛的“面包”压力,那么徜徉舒适区里当记者也是不错的,社会地位不赖,甲方心态充足,收入合计上性价并不低,最关键的是,你很难找到第二个职业,如此“身心自由”。

其四,“专业主义路径”。这也是我过去13年来都想走通的一条路。就用一颗匠心,用一支笔来成立自己、成就自己,可以借一个大媒体的平台,也可以放下平台只用自己的名片,我想试试看,这样走最终能够走到哪里。这条路在国外是通顺的,比如像Larry King这样的存在就是典范和旗帜,但在国内略显尴尬,你可以想象当一个媒体人两鬓斑白还和一群后辈一起在一线,往往会被看作“混得不行”。这也是我想要探索这条路的原因。

我也希望我的终点,可以成为后来者的起点。

用70%的力气做30%的稿子,咬住你的关键时刻

财经无现场?不,去了现场总有意外收获

鲸平台:具体到方法论的层面,很多记者觉得自己每天也都忙忙碌碌,但写出来的都是日常稿,没有代表作,也找不到突破点,怎么办?

夏心愉:四条方法论推荐给大家。

第一条,不要把力气平均地铺在每篇报道上,更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耗散在日常稿上。我理解日常出稿、盯紧条线是我们基础KPI,我们要做,但只是用一部分精力去做。永远记得,到最后真正让你成为你,让你从同辈中脱颖出来,形成辨识度,甚至形成不可取代性的,不是日常匀质的稿子,而是你的独家、你的深度、你的调查、你对于这篇稿件的“增量”部分。

要用70%的力气,做那30%的稿子。

第二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键时刻”,但机会并不会太多。一旦发现自己的“关键时刻”来了,咬住就绝不松口。我自己的经验是,一篇报道一针下去见血了,那我会调度所有的资源过来戳第二、第三针,直到形成议程设置,这个话题被友媒跟进,我的发现被友媒援引,我依然会藏好后一个料,然后适时再抛出来,再引领话题……反复操作,就会形成行业影响力。

第三条,我不赞同对稿件唯负面论的评判标准,尤其不写门槛很低的负面。比如对一家机构,规模增速慢了你可以说他发展失速、增速快了你可以说他不顾滞后的风险;如果谁非要搞一家机构,一张财报上百个指标,横向对比行业排来排去总有可以装着专业攻击人的话茬;再往简单里做,拼贴就行了,机构过往的负面新闻抄一抄,监管公示的罚单里关于这家机构的内容拉一拉,和当前某个事件一拼贴,就形成了对方“内控混乱、合规不足”的结论。

这样其实不好,非但立不了威,从某种程度上,还有伤其威。不如把这些浅层次的负面都往深处递进,比如,他的某个业务是不合规,但行业只此一家么?为什么大家都出了同样的问题,那是不是资本逐利带动了恶性竞争,从而“劣币驱逐良币”了呢?如果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如何才能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你看,只要把问题往纵深里推,你的稿子自然就深刻了,你下笔反而容易对事不对人,不怒自威了。

记者写稿的狠劲儿,不体现在字面狠,而体现在采访和思考的深度。

拨开迷雾,所见真相,而剥开真相的表象,你所见的,皆是人性。

第四条,那记者该有什么能力呢?我觉得要么会“研究”,要么会“调查”,至少二选一。我至今很佩服我的一位前同事,研究能力超强,给她两天的时间,她能拉你十年工商数据,十年报表,然后坐在办公桌前几个小时,可以梳理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发现一堆独家线索,还各个致命。我不是科班出身,研究能力都靠工作以后再训练,但我调查能力还不错,很多事件,我的想法是,能去现场就去现场,能当面找人就不用电话,想所有的办法,问到最核心的人,还原出最逼近事实的真相。

鲸平台:有人说“财经新闻无现场”,但刚刚听你聊到,去现场又是很重要的。

夏心愉:是的,因为去现场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某燃油贸易公司的稿件,大家也会觉得这类内容是“无现场”的、只要看看财报就行的吧?我发现这家公司在招股说明里提到自己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持有危化品运输证,我就用了一个笨办法,去了许多油品贸易类企业租的办公楼,结果问到了办危化证的详细操作方法——原来这根本不是一张难办的证,实在谈不上“核心能力”。

到了现场也进不去,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前门不通走边门”。比如,你要去一家产品爆雷的公司做暗访,这家公司在三楼,你说你是记者,门卫肯定不让你进去啊,那你就说自己是投资者,过来问问产品运作情况的;如果还不行,你就当场查这栋办公楼,五楼是什么公司,然后去边门说自己是五楼公司的客户。

我不抽烟,但出去做暗访的时候,口袋里永远备两包烟——你懂的,请门卫放行,一包烟和一些“包装”自己来意的说辞,真的很有用。

进办公楼了以后,如果公司人去楼空了怎么办?员工不肯开口怎么办?其实,我们哪怕找到那层楼的保洁阿姨,都可能会有收获。我就碰到过一名夜管阿姨,我对阿姨说,我也想开一家这样的公司,阿姨就操着上海话,摆着手说,这个公司一定要有介绍人才能开的呀,证照你也搞不定的,这个圈子你哪能进得来呀……

和光同尘,负阴抱阳

洞察力是不能单方独用的,必须与慈悲心复方调和

鲸平台:听说调查记者有时会遇到危险,该如何保护自己?

夏心愉:首先我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调查记者,因此也借你的问题向所有调查记者致敬,你们追逐在为这个社会求公平与正义的道路上,是我的灯塔与憧憬,是这个行业的风骨与嵴梁。

我是报道机构和行业的,但也难免会因为负面报道动了别人的奶酪,对此,我有10个字:“广结缘、种善因、下笔回撤”。一开始,我就不是奔着恶意或破坏性来的,过程中,也尽可能理解人、帮助人、寻找建设性。

我之前写某地钢贸市场调查,曾经遇到钢贸老板打算派人来扎暴我车的轮胎以泄愤。

还有一次我独家报道了某P2P爆雷,结果是,同事跟我说你现在别下楼啊,楼下已经有投资者集结着骂过来了,说你不报道就不会那么快出事,他们就还有时间赶紧赎回。那次我也挺紧张,当天磨磨蹭蹭到半夜12点多才敢下楼回家,第二天就请了年假去新加坡休假了,但是依然花了不少电话费接了好几个投资者里所谓“维权领袖”或“群主”的越洋电话,骂的全是脏话,那阵子我的微博底下也都是骂骂咧咧的留言。

再有一次,是我已经全职做自媒体期间,独家写了东北某地级市的城投产品问题。结果呢,对方好声好气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再去一趟东北,他们要招待我,还要跟我说些我不知道的项目细节,幸好我留了心眼提前联系了产品方(某券商资管),才知道对方把我叫去是别有用意的“鸿门宴”。

回头想以上这些情景,为什么可以全身而退,也许有四点原因,无心插柳地保护了我吧。

第一,是我们做报道时的出发点,就是善意的、是建设性的,我几乎写所有这类稿件,下笔都是回撤的,在字里行间留下换位思考的理解。

第二,“手脚干净”,负面报道其实是离“财物”最近的,记者也是最容易被“攻关”的,切记不该碰的不碰。

第三,流程合规,该交叉求证的信源要做足,该留的采访录音要留好,该保护的信源也保护起来。我不喜欢背后捅人,在做完所有的前期调查,发稿前,我其实会最后采访对方,告诉对方。

第四,事后的建设性。上面举的三个案例,不管是对钢贸商、还是投资人、以及发了产品面临还款逾期的券商资管,我其实都会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想办法,从我的角度看看能帮他们一些什么。我相信人心都是相通的。

鲸平台:刚刚问了财经记者职业生涯的初始期、倦怠期,最后一个问题是为老记者们提的。就像你刚刚说的,剥开表象所见皆人性,我在之前一次采访中也听一为非常资深的调查记者说,他看到了很多人性里的阴暗面,因此常常陷入痛苦。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平复自己的内心?

夏心愉: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也让我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洞察力是不能被单方独用的,它必须与慈悲心复方调和。

因为如果你单方独用了洞察力,那你必然过于清醒,过于清醒就只会通往三条死路:要么痛苦,要么残酷,要么麻木。这就是为什么有句颇有智慧的话,叫,难得糊涂。

但如果你的内心明明是硬的,却在那装糊涂,是没用的,那样只会增加内耗,不会减量痛苦。所以最终,要靠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是“天使面”和“恶魔面”的综合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不要只盯着任何一面,沦陷在牛角尖里,而是,在深刻理解“恶魔面”成因的前提下,拥抱和扩大他的“天使面”。

就像阳光的照射和空气的弥散,不会因为善恶而起分别心,而厚此薄彼。我们可以觉知他人从而更觉知自己,所谓尝试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然后用一支笔的力量去尽可能呈现他,穿透他,寻找从人心到世间的天使面和光明面。

不是有一句话说么,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我用我的人生感悟给这句话加一个注脚,那就是,我们既要拿起正义的剑,又要拿起宽容的爱,刚柔并济,悲智双运,和光同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头条在线-头条新闻网立场。
上一篇新鲜出炉!一批基金净值创新高,最新持仓曝光!二季度怎么走?基金经理这样看
下一篇 可转债主题基金业绩超混基 今年最高已赚12%
头条新闻网

来源: 愉见财经

本文来源于愉见财经。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gridf@126.com处理。紧急处理联系电话:15144810328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