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慈善主播发钱“发3000收回2800”媒体:别把凉山当横店行吗?

慈善主播发钱“发3000收回2800”媒体:别把凉山当横店行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想资助。…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想资助。而当地多名村民确认,此博主的多条视频内容均为“自导自演”,他还曾向村里老人借钱来摆拍“发钱”视频。其中一条视频里,博主自称“资助”一名老人3000元,但视频拍完后,又收回了2800元。(据2月20日封面新闻)

利用凉山老百姓的生活场景编造悲惨故事,摆出一副满怀同情、慷慨解囊的样子,根本就不富裕的村民借钱摆拍,假称资助,拍完圈了流量再把钱要回来,这不就相当于付老人孩子一点劳务费,去演出一副贫穷和可怜的样子,贩卖生活的苦难,骗取公众的同情心,然后自己跷着脚在幕后坐收渔利?

长期以来,一些短视频博主非常热衷于在凉山挖掘素材,一来,很多人都对凉山有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方便他们炮制故事;另一方面,凉山相对来说偏僻,闭塞,谎言没那么容易被揭穿。于是,各种“凉山人民悲惨生活”的视频充斥于各个平台,一会儿是无父无母的孩子帮邻居干活。照顾抚养妹妹弟弟;一会儿又是孤苦伶仃的老人和孤儿相依为命,怎么悲惨怎么来,然后自己捐点钱,或者干脆表演捐点钱,引发网友的共鸣,收割爱心和流量,其实打的都是流量变现、直播带货的算盘。这不是把公益当成了作秀,把凉山当成了横店吗?

公益类内容在互联网上是非常吸引流量的,因为人都有可贵的同情心,看到他人过得贫穷艰难,难免会心生恻隐,而拿出真金白银,身体力行做慈善的行为,也相当具有感染力,会让更多人想要奉献爱心。而这种爱与同情越是强烈,当骗局被揭穿时,大家感受到的失落和伤害就越严重,也会对这种骗人套路愈加厌恶和痛恨。

而且,这种利用公众善意骗人的短视频,如果做成了一个“产业链”,大量存在于网络空间,处处都是“狼来了”,让人真假难辨,是非难明,无疑是破坏社会最基本的诚信体系,污染了网络空间,让最珍贵的爱心蒙上阴霾,可以说是丑陋至极,可恶至极。

此前,执法部门已经多次对相关行为进行惩处。2021年6月,从事网络直播带货牟利的“韩文团队”成员,因为摆拍、渲染凉山贫困,发布不实视频博眼球、吸粉,被依法行政处罚,策划人赵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7日;2017年,有主播通过直播把3万块钱发给凉山村民,拍完后又把钱都收回去,而主播靠礼物打赏赚了40万,最后因网络诈骗罪获刑3年。可见,摆拍卖惨骗骗流量,不仅仅是道德败坏,更是违反了多项法律法规,逾越了底线,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但是,既然已经有前车之鉴,为什么类似视频还是层出不穷?原因很明显,跟潜在的利益比起来,处罚的力度还是不够,对违法现象的防范也不够严密。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所有类似的违法网络营销行为,都应考虑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从重从严处罚,以儆效尤。而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平台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也要靠从严追责来落实。只有让造假骗人的短视频博主和监管不力的平台都吃到苦头,才能有效遏制乱象,以正视听,还公众一个真实可信的网络环境。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头条在线-头条新闻网立场。
上一篇女生被人轮扇数十耳光后不停流鼻血,警方介入
下一篇 5000元一株的梅花被薅秃!报复性旅游,玩伤了
头条新闻网

来源: 极目新闻

本文来源于极目新闻。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gridf@126.com处理。紧急处理联系电话:15144810328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