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智能 全国首例 AI 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原告配音师获赔 25 万元

全国首例 AI 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原告配音师获赔 25 万元

感谢IT之家网友 雨雪载途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4 月 2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消息,北京互联网法院今天上午对全国首例“AI 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 AI 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 AI 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 25 万元。IT之家汇总案件经过如下:本案原告殷某是一名配…

感谢IT之家网友 雨雪载途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4 月 2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消息,北京互联网法院今天上午对全国首例“AI 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 AI 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 AI 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 25 万元。

IT之家汇总案件经过如下:

本案原告殷某是一名配音师,曾录制多部有声作品。去年其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 AI 化后,在一款名为“魔音工坊”的 App 上以“魔小璇”的名义对外出售。

殷某以被告行为侵害其声音权为由,将“魔音工坊”的运营主体北京某智能公司等五被告起诉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五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的侵权责任。

五被告均否认侵权,提出观点如下:

北京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其 App 中的声音产品有合法来源,来自被告某软件公司。

软件公司称它使用的声音来源于被告影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影音公司认为它与原告有过合作,约定经原告录制形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其所有。

被告平台运营商与涉案产品的经销商,也称自己不构成侵权。

法官强调,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录音制品的授权并不意味着对声音的授权,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

相关阅读:

《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全国首例“AI 声音侵权案”》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投诉水文 我要纠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头条在线-头条新闻网立场。
上一篇小米米家空调自然风 Pro 1.5 匹预售:超一级能效,2799 元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头条新闻网

来源: IT之家

本文来源于IT之家。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gridf@126.com处理。紧急处理联系电话:15144810328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