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春节档的骂战与文化包袱

春节档的骂战与文化包袱

线下背诗的、拉好评的,线上咒骂的、泼脏水的,电影院好久不曾的热闹其实只是吵闹,今年春节档的骂战,似乎恰是国内文创环境弊病的最好注解。最近讨论度较高的电影、电视剧、动画里,没有文化包袱,清清爽爽讲故事的…

线下背诗的、拉好评的,线上咒骂的、泼脏水的,电影院好久不曾的热闹其实只是吵闹,今年春节档的骂战,似乎恰是国内文创环境弊病的最好注解。

最近讨论度较高的电影、电视剧、动画里,没有文化包袱,清清爽爽讲故事的,似乎只有《深海》、《熊出没》、《去有风的地方》,其他的要么囿于「正确包袱」、要么局限于传统文化包袱,或是流量包袱。

流量包袱被铺天盖地批了快十年,基本已完成稳态共存,所以略。

而「正确包袱」,只要看看《狂飙》的烂尾,或从某狼掀起的影视潮流、某湖引起的网民反感、最近剧版《三体》又一次掀起的立场互殴,自然明白其对文艺创作的拖累。

至于传统文化包袱,很少被人注意,我却强烈感觉到其造成的某种荒芜。

拿我自己很喜欢的动画领域举例,《瑞克与莫蒂》《边缘行者》《爱死机》已经开始用动画探讨意识上载、宇宙畅想……

而国内大部分出圈的动画影视,都离不开历史上的神话、民俗、水墨——《哪吒》《雄狮少年》《雾山五行》《青蛇》……

仿佛我国现代动画存在的意义就是复刻上美厂的辉煌,这些作品我也都看都喜欢,但种类的单一、对自身过去的过分重复,又该怎样带来文化创新和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其实以上两个包袱,所衍生出的创作母题是一致的,它们都试图用文艺作品来不停证明——我们很好,我们过去很好,我们现在很好,我们未来也会很好。这个母题当然无可指摘,但纵观经典,真正能影响世界的创作,往往不是关于「我们」的,而是关于「人」的。

我们越来越难在国内影视作品里,看到导演或编剧极度私人化和风格化的表达,亦或是对此时此地、人类当下的真实洞察和好奇发问。

文化创作者们越来越像一群害怕露怯的蹩脚拳师,擂台旁随风飘扬的旗子上,永远写着什么家国大义、传统文化、崛起之作的大字,掩盖对自己实力的心虚——又或者,这是创作者们故意为之的鸡贼。到最后,拳师不比拳脚了,开始比谁旗子上的字最大、颜色最深,如何不荒谬。

当然,也有不扯这些的,但一般是烂到不忍直视的套路爱情片或喜剧片。

文化的本质就指向输出与传播,在kpop输出欧美,二次元征服世界的亚洲文化圈里,我们必然无法摆脱焦虑和矛盾,一边说不屑用国外的标准,一边又极度在乎着海外的评价。

大国心态与文创疲弱的冲突,把本该放松、多元的文艺领域,变得咬紧牙关,战火熊熊。以过去为题的创作牵连着传统文化的包袱,以现在和未来为题的创作又必然缠绕上立场的包袱,无论这些是创作方的有意或无意,这两大包袱对创作本身的巨大拖拽力已成现实。

这就是两条关于文化创作的路吧。

一条是尽可能放下包袱,去轻盈地创作,去讲创作者内心既私人又广博、既现在又未来的故事。一条是建立内部标准,服务固定观众,片方赚钱,大家满意。这两条都是路,只是我衷心希望我们选择第一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头条在线-头条新闻网立场。
上一篇过年相亲,江西天价彩礼是怎么吓住年轻打工人的?
下一篇 离开民族主义视角,我们聊聊大宋朝和“岳飞之死”
头条新闻网

来源: 唐一水

本文来源于唐一水。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gridf@126.com处理。紧急处理联系电话:15144810328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