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智能 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

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

一出奥特曼在 OpenAI“来去之间”的戏码,以回归暂告一段落。过程很抓马,吃瓜群众很激动,当然了,最开心的还得是微软。不仅因为这出“闹剧”无论怎么发展,都是微软稳赢,还因为背后潜藏着一个更大的瓜 ——大模型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居然还是微软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老牌玩家。比如 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 争先恐后迭代卷上天,但凭借 AI 作图赚得盆满钵满的,其实是 Ado…

一出奥特曼在 OpenAI“来去之间”的戏码,以回归暂告一段落。

过程很抓马,吃瓜群众很激动,当然了,最开心的还得是微软。

不仅因为这出“闹剧”无论怎么发展,都是微软稳赢,还因为背后潜藏着一个更大的瓜 ——

大模型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居然还是微软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老牌玩家。

比如 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 争先恐后迭代卷上天,但凭借 AI 作图赚得盆满钵满的,其实是 Adobe。

年初至今,Adobe 美股市值涨了 1000 + 亿美元,已经不知不觉创造了 90.58% 的涨幅;而 OpenAI 最大股东、发布一系列 AI Copilot 产品的微软,涨幅同样达到令人瞩目的 55.93%。

这类非 AI 原生的老牌玩家,看似主营产品还是十分传统,但 AIGC 产品却悄然占据了主流 —— 譬如微软刚刚就推出了 Windows AI Studio,开发者可以在其中访问各种 AI 模型,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新闻一出,就听得同赛道不少创业公司的哀嚎一片。

为什么传统公司,反而是大模型时代最先收割的那一方?

要搞清这一点,首先得明白,从最初的 AIGC 技术爆发到现在,行业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

传统公司在 AIGC 后发制人

从技术井喷到市场落地,AIGC 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AIGC 技术井喷,创业公司和新产品源源不断涌现。

无论 Adobe 还是微软,在技术爆发的第一阶段,似乎都只是充当着背景板的角色。其传统产品如 PhotoShop、Office 全家桶,甚至可能成为被 AIGC 技术第一批革掉命的“老旧应用”。

然而如今第一轮投融资风口过去,AIGC 进入寻求落地的第二阶段,这些传统公司非但没有消亡,反而更活跃了:

Adobe 前不久推出的文生图 Firefly Image 2,生成分辨率直抵 2k,已经全面入驻 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 Pro 等套件;微软更是基于老牌办公软件 Office、浏览器 Bing 发布了 Copilot Studio。

△Firefly Image 2 更新后效果,图源 Adobe

无论 Adobe 还是微软,均依托 AIGC 新功能揽获了不少关注度。

相比之下,创业公司开始面临落地难题:

OpenAI 尚未实现盈利;做出 Stable Diffusion 的明星创业公司 Stability AI,被曝身陷营收困境,近期又有高管因版权问题离职……

为什么 Adobe、微软这些看似传统的公司,却在 AIGC 2.0 时代完成了一轮“反杀”,率先从新技术中获利?

表面来看,这些公司只是借助 AIGC 技术风口更新了一波自己的产品。

但实际上,它们掌握着产品从技术落地到市场匹配最关键的一环 ——

场景。

以 Adobe 为例,旗下付费产品 PS 占据近 70% 设计市场,带来了极其稳定的现金流;加之核心用户不少是商业设计师,要想在不改变工作流的情况下引入 AIGC 降本增效,购买 Adobe 会员是最便捷的思路。

这是因为,从用户如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包括方案评估、成品的交付和修改等工作,其实都离不开和其他岗位的沟通协作,这个过程涉及一套业务流。

虽然其他 AI 文生图工具如 DALL・E 3 可以低成本生成大量图片,但这些图片既非能自由编辑的矢量图、样式也不一定符合用户需求,一言蔽之就是不合业务流,还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但 Adobe 作为承载业务流的产品,更了解设计师真正需要降低工作量的痛点,在推出生成矢量图(Firefly 矢量模型)、AI 修图(Generative Fill)等工具后,相当于直接用 AIGC 简化了业务流、节省了工作时间。

而干得风生水起的 Adobe 和微软,代表的还只是国外传统公司在 AI 2.0 时代下的打法。

相比之下,国内一众传统公司做得怎么样了?

这两天,国内营销销售数字化服务商帷幄(Whale)举办了一场秋季发布会,发布会主题正是与 AI 和大模型等技术有关的「AGI for Growth 释放增长的 AGI 力量」。

作为国内市场营销领域的代表公司之一,帷幄针对 AIGC 推出了什么样的新产品?对于市场营销、乃至整个 AIGC 行业而言,从帷幄的案例中又能总结出哪些经验?

我们逐一拆解,细细来看。

头部场景玩家,这样用 AI

Whale 帷幄,国内 AI 营销和销售场景的头部玩家,创业 4 年(2022 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

然后遇上 ChatGPT 诞世,这对帷幄,对营销领域,对全行业都是全新的开始。于是,这家专注于 AI 技术的数字化营销运营平台,业务就更风生水起了 ——

大模型落地从纯技术红利转入“得场景得天下”后,有落地场景的企业,能够让 AI、大模型结合业务,形成新引擎和新业务闭环。

帷幄拥有的优势,正是其沉淀多年的营销场景,这其中不仅有大量商业经验、垂直数据,更有对行业需求的理解。

对于营销行业而言,大模型带来最有用的能力,主要就是两点,一是数据总结,二是内容生成。

其中,因为大模型能助力营销,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传达出来,所以内容生成又更为重要。

说回我们这次用来举栗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头条在线-头条新闻网立场。
上一篇Anker 上架 SOLIX C1000 便携户外电源:1056Wh 电量 / 58 分钟充满,到手 3999 元
下一篇 360 上架智能门锁 V30Pro:支持 3D 人脸识别 + 双摄,首发价 1699 元
头条新闻网

来源:

本文来源于。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gridf@126.com处理。紧急处理联系电话:15144810328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