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零和博弈”不是中欧新能源经贸合作主基调

“零和博弈”不是中欧新能源经贸合作主基调

2023年12月21日,工作人员在木垒县嘉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生产车间作业。(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2月2日电/近日有媒体报导,由于多家欧洲光伏企业面临停产倒闭危机,欧盟正酝酿针对中国光…

2023年12月21日,工作人员在木垒县嘉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生产车间作业。(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2月2日电/近日有媒体报导,由于多家欧洲光伏企业面临停产倒闭危机,欧盟正酝酿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该媒体称,中国光伏产品大量进入欧洲市场后,对欧洲本土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欧盟欲借对华反倾销调查构筑新能源产业的“小院高墙”,以保护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欧经贸合作历来以互利共赢为前提。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洲,既可助力欧洲自身的能源结构转型,也有利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成长与壮大,对于中欧双方共同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欧盟不应透过“零和博弈”的有色眼镜看待中欧之间的新能源贸易,更不应以“去风险”为借口削弱双方的合作纽带。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日益成为各国青睐的朝阳产业。据国际能源署预计,至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年产值将达到6500亿美元,风机、光伏电池板、锂电池等绿色产业产值总额可达2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6.3%。欧洲由于传统能源的自给率低、对外依赖度高,因而更重视自身能源结构转型。2022年,欧盟的光伏、风力发电量首次超过天然气,达到发电总量的22%,创历史新高。去年3月,欧盟还曾立下目标,到2030年,要将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当前的32%提升至42.5%。

  相较于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计划,欧盟自身新能源产能却严重不足。据统计,欧洲公司仅占全球太阳能多晶硅市场的11%,太阳能电池市场的1%,光伏组件市场的3%。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的新能源产能也不会出现大幅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为全世界生产约75%的太阳能电池和70%的太阳能组件。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产品占全球光伏面板产能的80%以上,而欧盟的光伏制造企业仅有9家。中国的光伏产业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无可比拟的产能与成本优势,足以填补欧洲新能源市场的巨大空缺。中欧之间在新能源领域的互补性极强,本应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但双方的正常经贸关系却频频受到欧方保护主义和政治偏见的干扰。

  早在2013年,欧盟就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过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近年来,随着欧盟不断强化对中国的竞争意识,反对“过度依赖”中国的杂音不绝于耳。2019年,欧盟出台《对华战略展望》报告,首次将中国定位为“经济的竞争者、制度型对手和合作伙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在强烈“焦虑感”的驱使下,再次将矛头对准中国的光伏产品,甚至鼓吹要“夺回被中国抢走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去年1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将欧盟新能源产业的“去风险化”与减少进口中国光伏产品相挂钩。种种迹象不免让人担忧,欧盟正在经贸问题政治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头条在线-头条新闻网立场。
上一篇日本汽车帝国:传统制造业的抉择与拷问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头条新闻网

来源: CRNTT.com

本文来源于CRNTT.com。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gridf@126.com处理。紧急处理联系电话:15144810328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